8月16日深夜11點,萬籟俱寂,但臨海農場種鵝全舍規(guī)?;咝Ы】叼B(yǎng)殖基地內,卻燈火如晝。一輛從徐州疾馳而來的廂式貨車緩緩???,車廂門開啟的瞬間,細弱的雛鵝啁啾聲劃破夜空。近3000羽一日齡桂柳大白鵝苗經歷6小時“人停車不?!钡谋家u,跨越400公里平安抵達。這是農場繼上半年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種鵝后,首次批量引進肉鵝雛鵝,標志著農場從“單一育種”向“育養(yǎng)結合”的產業(yè)擴能正式啟動。
“來了!”養(yǎng)殖負責人禹育海的嗓音帶著沙啞的興奮,話音剛落,早已等候在旁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立刻圍了上來,消毒噴霧器的“滋滋”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。
“從徐州出發(fā)時,室外體感溫度38度,車廂里必須維持32度恒溫?!睘榱吮WC雛鵝不缺氧,空調與通風系統(tǒng)要持續(xù)運轉,貨車全程不能熄火,運輸組兩位成員季玉緯與趙健旭輪流換著開,誰累了就蜷在副駕駛瞇一會兒,連吃飯都是買了幾個饅頭簡單的墊一口,“雛鵝剛出殼,絨毛薄、抵抗力弱,高溫高濕就是致命風險。”
運輸車廂門完全打開后,志愿者們小心翼翼地抱起雛鵝框,沿著提前劃定的消毒通道快步走向育雛房,上衣很快就被汗水浸透?!安荒芘埽骂嵵r鵝;也不能慢,早一分鐘進育雛房就多一分保障?!敝驹刚呃顗粲钜豢滩桓倚傅?。卸貨的同時,審計組成員禹春琴正在育雛房內核對數量,額頭上的汗滴落在記錄的本上。
與深夜室外的微涼不同,育雛房里暖意融融。墻上的控制面板顯示溫度32℃,濕度穩(wěn)定在 65%——這是桂柳大白鵝雛鵝最適宜的生長環(huán)境?!盀榱诉@32℃,鍋爐管道一安裝完畢,我們就開始進行升溫測試了?!别B(yǎng)殖人員徐夕輝正在仔細檢查加溫管道,“白天靠智能通風系統(tǒng)往外排熱氣,后半夜室外降溫,就啟動鍋爐補溫,溫差嚴格控制在±0.5℃?!?/p>
育雛欄內,并排擺放著多個真空飲水器,里面盛著提前晾置2個小時的地下水,混合著復合維生素呈現(xiàn)淡黃色?!皬秃暇S生素按比例兌在溫水里,雛鵝進場先補水,增強抵抗力?!绷璩恳稽c半,最后一只雛鵝被平穩(wěn)放入育雛欄。這些巴掌大的小家伙抖了抖絨毛,試探著走向飲水器,啄飲溫水的動作讓在場的人都松了口氣。魏子秋看了眼表,“兩小時后可以開始喂開口料了?!?/p>
這批桂柳大白鵝雛鵝的順利接運,并非偶然。背后是農場黨委對特色養(yǎng)殖產業(yè)的長遠規(guī)劃,更是全員戰(zhàn)高溫、搶進度的奮斗成果。為了擴大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,農場黨委提前啟動配套設施建設。彼時正值盛夏,最高氣溫持續(xù)在35℃以上,項目人員孫國華領著建設隊伍頂著烈日攻堅,待雛鵝育雛結束后,標準化鵝棚能夠立即投入使用;志愿者們從公園運回廢棄鋼管,在露天場地上用機器壓直,汗水順著安全帽的系帶往下滴,“這批鋼管壓直后可再利用,用來建設小鵝圍欄?!敝驹刚邚垏两榻B說。
“從種鵝到肉鵝,我們要打造‘繁育—養(yǎng)殖—銷售’的完整鏈條。”養(yǎng)殖負責人禹育海介紹,此次引進的桂柳大白鵝生長速度快、肉質好,市場前景廣闊,“這批雛鵝經過15天育雛,將轉入標準化鵝棚進行育肥,70日齡后就能出欄?!?/p>
為了保障雛鵝安全,農場公司與社區(qū)管理人員兩人一組進行夜間值班。凌晨2點,志愿者們依次離去,值班人員依然與種鵝養(yǎng)殖人員一道忙碌在一線。凌晨4點,育雛房內的加熱燈依舊明亮,雛鵝們的“啾啾”聲輕柔而有節(jié)奏?!拔磥?2小時需要每小時巡查,溫度、濕度、鵝群狀態(tài)都要記錄在案?!?/p>
高溫仍在持續(xù),奮斗從未停歇。農場的干部職工正用汗水澆灌產業(yè)之花,以實干繪制著特色養(yǎng)殖的豐收畫卷。